最近,宁波工程学院设立的“毕业生之家”备受热议。这是该校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一年酒店式住宿服务。据了解,“毕业生之家”设有单人间、双人间共170余间,房源套型面积在18—28平方米,配有公共厨房和洗衣间,每套月租金为150元至350元.
自2020年起设立至今,已接待四届毕业生,累计入住500余人. 每年5月起,落实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以提前看房,确认意向后在手机上签约入住,宿舍管理系统并可通过办理校友卡,继续使用学校食堂、运动场地等。宿舍管理系统
学院工作人员表示,应届毕业生的租房预算有限,找工作也不易,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第一年的适应期. 学校的这项举措不可谓不暖心. 对于大部分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,租房可以说是他们会遇到的第一道坎. 市场上鱼龙混杂的信息、品质难保障的房源以及“押一付三”的房租压力,都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。
曾有媒体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,共回收来自212所高校的有效问卷1697份。其中74.31%受访者表示自己或亲友在租房中遇到过一定的困难;13.61%受访者表示自己或亲友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很大的困难,觉得租房不易.
也正因此,学校这一举措背后所释放出的暖意,才显得那么重要和珍贵. 这想必也是学校在告诉毕业生们,虽已离开校园,但校园依然愿意庇护他们. 走进社会的第一年适应期,压力扑面而来又前所未有,学校不仅看到了他们的真实需求,也还在为他们托底,帮助他们能以更从容的姿态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.
青年人的就业与生活状态,可以说是一个颇具社会学意义的课题,也是复杂社会影像的一个横切面. 在这个横切面上,产业结构、阶层分野、城乡差距、幸福指数等概念都清晰可见. 从这个层面来讲,让毕业生“住有所居”,少一些漂泊感,才能让他们摒除很多外界因素,更有底气地去就业、创业。
无论是对于毕业生个体而言,还是对社会发展而言,解决好租房、住房问题,都尤为重要. 而类似提供低价住宿的举措,同样也是城市留住人才、吸引人才的优质策略. 此前曾有多个城市针对应届毕业生求职推出相应优惠政策.
据新闻介绍,佛山市顺德区设立多个青年人才驿站,为前去求职的青年人才提供不超过5天的短期免费住宿及半年的优惠长租公寓. 还有多个城市推出了“外地大学生求职免费住酒店”政策,从免费住宿时间看,成都、杭州、宁波等地为7天、南京、苏州吴江区为14天,沈阳市最多每年30天.
杭州某青年人才驿站也提供了类似的住宿服务. 这些举措都能有效减轻毕业生的经济压力,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。
综上所述,宁波工程学院“毕业生之家”项目为毕业生提供了可负担的住房选择,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职场适应期. 这样的举措在社会上具有重要意义,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实际帮助,也展现了学校对毕业生的关怀和托底支持. 相信这样的优质策略能够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城市,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. 希望更多的高校和城市能够借鉴这样的经验,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. 。